2009年1月15日 星期四

譯詩

前晚夢裡上了北島的課(當天才真正上過了),具體一點的內容欠奉了,殘餘下來是一次翻譯。

Modern ==> 莫等

這就是夢中的習作,將modern(摩登;現代)翻了過來。摩登固然是音譯,現代也並非漢語。
莫等,兼取音義,想著又快速又講究效率的年代,莫若modern。不能等也切莫等待,地球不為你一人停留。「莫等待,青春不再復來。」 ohhh....莫非老歌入夢?但醒來感覺良好,是真的!

譯詩想必是極困難的事,不是語言的旅行團,而是語言的移民局。一種語言到了另一個國家裡,雖然拿到簽證,甚至居留權,本地人還是把你身上的外來氣味一下認出。以下試譯一首,打發從來都沒有的時間

Jacques Pervert

Pour toi mon amour
Je suis allé au marché aux oiseaux
Et j'ai acheté des oiseaux
Pour toi
Mon amour
Je suis allé au marché aux fleurs
Et j'ai acheté des fleurs
Pour toi
Mon amour
Je suis allé au marché à la ferraille
Et j'ai acheté des chaînes
De lourdes chaînes
Pour toi
Mon amour
Et je suis allé au marché aux esclaves
Et je t'ai cherchée
Mais je ne t'ai pas trouvée
Mon amour

我試試翻譯,以爛透的法語知識:

<給你,我的情人>
我到了雀鳥市場去
買下一些鳥
給你
我的情人
我到了花卉市場去
買下一些花兒
給你
我的情人
我到了鐵器市場去
買下一些鎖鏈
沉甸甸的鎖鏈
給你
我的情人
然後我到奴隸市場去
找你
卻尋不著
我的情人


這首詩的文句很簡單,很適合給初學法語的人閱讀。我選了「情人」而不用「愛人」,因為有點怪怪的,內地人在「解放」以後稱妻子為「愛人」,也許為了顯示前進的思想,趕走帶點封建的夫妻稱謂,現在卻空餘肉麻與不合時宜了。「我的情人」其實也不能把語意準確譯出來,因為mon amour(my love、my sweetie )直譯是「我的愛」、甚至「我的愛情」,受格,單數,因此亦可翻成「我所愛的」。不過為了順著文意,把情指向人,是無可厚非吧。詩的結構很簡單,大約就說自己到了幾個市場,買了幾項物品而已,不過每句的意義是必須加以說明的,畢竟漢語只有體貌、而無時態。整首詩都是過去式的,以首句「Je suis allé au marché aux oiseaux」為例,最簡約當然可以譯成「我到雀鳥市場去」,卻看不出時間。有些英譯會把「marché aux oiseaux」多添一句而成「where sells birds/where they sell birds」,我覺得有點不必,其實就是鳥市的意思,說起來,法國的西堤區有一個傳統的花市,假日就會變成賣鳥的地方,不知道詩人是否取景於該處?由花、鳥到鐵具市場,整首詩鋪上一陣懸疑:「我」買了一些花和鳥(des oiseaux/fleurs 都不是眾數),用來取悅情人,合乎「情」理。卻轉而購買鎖鏈,令人疑惑。到最後荒謬的情景終於發生,從購買到消費,愛情偕同(avec;with)宰制的關係給揭示出來,幽默得抵死,荒謬得絕倫。這裡用「chercher」及「trouvér」其實的意思search 跟find的分別,前者的重點在找的動作,後者在於是否找著的結果。雖然法國已沒有奴隸市場,我想,這種愛情的奴隸還是經常出現的,不用買賣,卻有市場。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懷念 外婆

摘錄自今天安息禮中我所讀出的懷念文章。

......
2.以下有少許感受,算是對外婆的一點點追懷。我外婆係廣東台山人氏,幼時家境富裕,據說未出生已有妹仔服侍,又接受良好教育。然而遭逢戰亂,被迫停學,造次逃難,顛沛離鄉。那種窮苦的社會環境,並非我輩所能想像。而且擔負起整個家庭,想必是蓽路藍縷,肩挑千斤走過來的。然而在眾親人的追述中,外婆卻不是個愛抱怨的人,而是始終如一保持著嫻靜、樂天、忍耐的美德。外婆與我的年紀幾乎相差一個甲子,許多生活經驗對我來說已成為模糊懵懂的印象,但最深刻仍是外婆的非凡腳力,步速驚人,經常令我輩望塵莫及,可謂老而彌堅,不能小看。另外,外婆的數口又精、眼力又得人驚,八十幾歲人還能隨便準確報時,讓我輩四眼一族深愧不如。慶幸外婆晚年身體尚好,無立雜長期病痛煎熬,只有老人痴呆一項使記憶力逐漸衰退。翻看我自己的日記,發現幾年來有關外婆的記述都與她的記憶有關。02年6月,外婆不慎跌倒,醫療後手腳大不如前,幸好尚能準確、直接點出我的名字。後來有一次,在街上巧遇表妹雙如,她告訴我外婆曾將我當做她哥哥,把她當做我妹妹,令人哭笑不得。04年7月,與另一位表妹探訪外婆,她當時幾乎已忘掉一切,剩下的是累積了一輩子待人接物的禮貌與客氣,不斷讚賞我們的青春。臨走前,她跟我們說,「你地真係好心,咁遠都來探我,得閒再來探下我啦」,那時候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因為她從來都只會說「你地住咁遠,唔使咁煩來探我了」。近幾年,雖然外婆把大部分的事情都忘記了,不過,我相信那也是種福氣,賜福者是她所相信的天父。因為外婆總掛著一種很難在老人家臉上看見的笑容,天真爛漫、可愛純潔、而且很討人喜悅,每次按下快門,外婆就會自動對焦,展露笑顏,帶給我們無比歡樂。基督教的道理常說,神在關了一扇門時,也會開一扇門,我想,對外婆而言,記憶中的苦處已隨之而去,傻更更但讓人心暖的笑臉卻令我們一眾後代難以忘懷。我想外婆晚年決志受浸,是個不錯的決定。在座各位可以考慮考慮。
.......

以茲記念。